在數字化轉型浪潮下,物聯網技術深度融入工程管理系統,通過設備監控、能耗管理與實時數據可視化,為工程管理帶來新的變革與突破,有效提升管理效率與資源利用水平。
一、設備監控:保障工程設備穩定運行
(一)設備狀態實時感知
在工程設備上部署各類傳感器,如振動傳感器、溫度傳感器、壓力傳感器等,實現對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感知。例如,在塔吊設備上安裝傾斜角度傳感器和載荷傳感器,可實時監測塔吊的傾斜角度、吊重情況,一旦數據超出安全閾值,系統立即發出警報,提醒操作人員采取措施,避免安全事故發生。
(二)故障預測與智能診斷
借助物聯網采集的設備運行數據,結合大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算法,對設備進行故障預測與智能診斷。系統可學習設備正常運行時的數據模式,當檢測到異常數據波動時,提前預測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,并給出故障原因分析和維修建議。如根據挖掘機發動機的溫度、油壓等數據變化,預測發動機部件的磨損情況,便于管理人員提前安排維修保養,減少設備停機時間。
二、能耗管理:實現能源高效利用
(一)能耗數據精準采集
通過智能電表、水表、氣表等物聯網計量設備,對工程現場的能源消耗進行精準采集。這些設備可按分鐘級甚至秒級頻率采集能耗數據,并將數據實時上傳至工程管理系統。例如,在大型建筑施工現場,智能電表可精確統計各施工區域、各設備的用電量,為能耗分析提供詳細數據基礎。
(二)能耗分析與優化策略制定
系統對采集的能耗數據進行深度分析,生成能耗報表和趨勢圖,直觀展示能源消耗情況。通過對比不同時間段、不同設備的能耗數據,找出高能耗環節和能源浪費點。例如,分析發現某時段照明設備能耗過高,可針對性地調整照明控制策略,如采用智能照明系統,根據環境光線和人員活動自動調節亮度,實現節能降耗。
三、實時數據可視化:助力管理決策
(一)可視化界面設計
基于物聯網采集的海量數據,設計直觀、交互性強的實時數據可視化界面。通過圖表、地圖、儀表盤等多種形式,將設備運行狀態、能耗數據、施工進度等關鍵信息進行可視化呈現。例如,利用電子地圖展示施工現場各設備的分布位置和運行狀態,點擊設備圖標即可查看詳細參數;使用儀表盤實時顯示能耗總量、關鍵設備運行指標等數據,方便管理人員快速獲取重要信息。
(二)數據驅動決策支持
實時數據可視化不僅讓管理人員直觀了解工程現場情況,還能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。例如,當可視化界面顯示某區域設備能耗過高且運行效率低下時,管理人員可結合數據深入分析原因,及時調整設備配置或施工方案;根據施工進度可視化圖表,預測項目是否能按時完成,提前做好資源調配和進度計劃調整。
添加微信 獲取更多干貨